中国洁具网 - 洁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厨卫潮流 | 行业动态 | 市场观察 | 原料行情 | 厨卫秀台 | 人物访谈 | 厨卫新品 | 品牌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国卫浴:正视自己直面差距
9.biz | 商业搜索

中国卫浴:正视自己直面差距

信息来源:joeoo.com   时间: 2012-11-16  浏览次数:4146

 

  本土企业需要勇于担起责任
  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实本土卫浴品牌与国际卫浴品牌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本土卫浴品牌之所以这些年一直难有起色,主要还是企业缺少责任心。在中国,有太多的行业号称产量世界第一但却不能被称为行业“强国”的例子,症结就在于这些行业缺乏一批有实力、叫得响、附加值高的世界名牌。究其原因,客观上是诸多行业起步晚、基础弱,而主观上恐怕还是企业责任心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进行品牌建设。曾经,在一次汽车行业的发布会上,一位国产车“大佬”义愤填膺地疾呼:“中国人不买中国车是一种耻辱!”这时一位记者站起来反问道“:中国人不买中国车是谁的耻辱?”顿时全场哑然!而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在国内卫浴行业上反映出来,毕竟,过去很多年中国卫浴产业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消费者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很正常。但随着本土卫浴企业的日渐发展壮大,这种崇洋媚外心理却越发发展到一种病态的地步,只能说是我们的生产企业在这方面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目前,中国卫浴产业是整体规模大但个体实力却不强,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却没有哪家企业真正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数据显示,目前能占据市场10%份额的企业还难以寻觅。
  去年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考察广交会时曾勉励企业“从‘要我变’到‘我要变’”,并称中央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一系列举措推出,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企业应当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调整企业发展策略,立足长远,敢于接受新的品牌理念,将自己打造成能对抗暴风巨浪的“航空母舰”,向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前行。
  毕竟,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成就自己的也最终是自己。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企业自己不做,谁来做?如果今天不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做?
  有常年从事陶瓷卫浴行业研究的专家曾这样比较中外卫浴产业:中国建筑陶瓷卫浴行业的现状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西方国家当前的行业发展水平和成熟度相比,中国的建筑陶瓷卫浴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从制造技术和工艺的角度上讲,与西方的差别已经不大,目前与西方的差距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行业生态和商业精神两个方面。
  正视自己 直面差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国本土品牌必须正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但也应该树立信心,因为这种差距不是不可逾越的技术屏障,只是行业生态和商业运作而已。从行业生态的角度来说,那些站在中国卫浴市场金字塔尖的国际卫浴企业在品牌历史上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基本上有百年历史积淀,例如TOTO成立于1917年,摩恩成立于1937年,科勒成立于1873年,美标成立于1861年,高仪成立于1936年,伊奈成立于1924年,乐家于1917年诞生,汉斯格雅成立于1901年,杜拉维特成立于1817年,卡德维成立于1918年,唯宝更是1748年便诞生了,汉莎也是于1911年成立的。而国内卫浴品牌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基本上也就二三十年历史,与国际品牌基本上没有可比性。
  不过国人也不必妄自菲薄,早在1914年,唐山启新洋灰公司陶瓷车间开启了中国现代卫生陶瓷制品的先河。1924年,启新瓷厂在借鉴外国生产卫生陶瓷经验的基础上,使用部分国产原料,利用煤烧倒焰窑,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为中国带来了马桶革命。
  虽然此后的数十年间中国卫生陶瓷业由于各种原因停滞不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内卫生陶瓷企业用三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国际品牌上百年的路,这是非常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 ,,足以让本土卫浴品牌找回更多的自信。如果说在行业生态方面,本土品牌正在逐渐拉近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那么在商业运作方面,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
  商品社会中,高端消费的量虽然不大,但却很容易影响到中低端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而由于历史原因,早年间中国的星级酒店大多采用国际品牌的卫浴产品,之后渐渐演变成为一种未曾见诸文字的潜规则,成为本土卫浴产品登上“大雅之堂”最大的枷锁。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洁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